

为深入探讨智能技术在介入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应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智能介入医学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医工结合创新转化会议暨第四届逸仙肿瘤介入论坛暨智能介入医学分会换届大会于2025年6月27-28日在广州盛大召开。本次大会以“聚焦前沿 智领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及产业界的众多专家学者、临床医生、科研工作者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学术盛宴:共绘智能介入医学新蓝图**
学术年会环节精彩纷呈,大咖云集。大会特邀国内著名介入医学专家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介入科主任颜志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郑传胜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微创介入治疗中心主任翟博教授、人工智能及产业领域权威覃璞教授、杨荣骞教授、路遥教授、周寿军教授等做主旨报告,深度解析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技术、影像导航、生物材料等前沿科技在肿瘤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等领域的创新应用、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会议设立了多个专题论坛,聚焦“[医工结合主题演讲,如:医工融合新浪潮:临床智慧与AI变革的协同进化、智能手术机器人技术、医工结合提升国产DSA竞争力、介入手术机器人发展的AI战略问题]”、“[综合介入论坛,如:肺消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突破内镜瓶颈全面开展腔道疾病介入活检术、蒽环类药物在TACE治疗中的迭代升级与临床探索]”、“[肝癌诊疗专题论坛,如:TACE联合免疫治疗HCC的机制和前景、巨大肝癌的钇90治疗]”“[下肢血管、急诊出血专题论坛,如:DA和RA的选择、肺动脉假性动脉瘤致咯血的介入治疗]”、“[纳米刀精准消融专题论坛,如:国内开展“纳米刀消融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纳米刀消融与免疫]”、“[医工专题论坛,如:手术室医工技术创新与融合发展、AI驱动医疗效率革命DeepSeek在肿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数字肿瘤模型中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等热点议题。与会代表们通过专题报告、病例讨论、手术演示、创新技术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现场气氛热烈,互动踊跃,充分展现了广东省乃至全国在智能介入医学领域的蓬勃生机与创新活力。
**薪火相传:分会换届开启新篇章**
在同期举行的分会换届大会上,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王一飞理事长、杨荣骞秘书长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对智能介入医学分会过去一届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分会在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服务会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是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一个缩影和标杆。上一届主任委员许林锋教授做上一届工作汇报,在学术年会、技术规范化培训班、院校交流合作、创新活动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评为“优秀分会”。
大会选举产生了智能介入医学分会新一届委员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许林锋教授当选为分会新一届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庄文权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明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朱康顺教授、省人民医院陈晓明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王磊教授等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同时选举产生了常务委员和委员若干名。新一届委员会成员构成多元,涵盖了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的杰出代表,体现了交叉融合的特色。
新当选主任委员许林锋教授代表新一届委员会发言。他首先感谢了学会领导的信任和全体委员的支持,他将继续发扬分会的优良传统,紧密围绕“智能”与“介入”的核心,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持续深化智能介入医学核心前沿技术(如AI、机器人、大数据、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推广;
2、进一步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特别是与工程、信息、材料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3、推广新技术和创新学术活动形式,提升吸引力和实效性(如纳米刀消融等);
4、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和举荐力度,打造更具活力的梯队;
5、拓展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保障分会可持续发展;
6、深化产学研医合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7、加强科普宣传,提升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8、推动标准化建设,引领行业规范发展;
9、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及国际交流合作。
**展望未来:智能介入医学前景广阔**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也是广东省介入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新一届委员会的诞生,标志着分会工作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智能介入医学作为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智能介入医学分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为推动我国智能介入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为提升人民健康福祉做出新的更大贡献!